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简介

能源学院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初,历经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系、可燃矿产系、地质勘探系、能源地质系等演变过程,是我国能源勘探开发领域高级人才的摇篮,教学特色明显、学科优势较强。现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学博士后流动站、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二个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有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质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自2012年起,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展“2+2”联合办学,并启动石油工程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

能源学院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和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学识渊博的老教授,又有一批积极进取的中青年骨干。现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导师17人),副教授14人。另外,有退休后返聘教授(博导)7人和兼职教授4人。他们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有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北京市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

科学研究:

能源学院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断追踪世界学科发展动态,立于国内学科发展前缘。围绕着沉积盆地煤、油、气地质、勘探与开发,形成了多个特色明显、处于国内前缘地位的研究领域,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分析、煤与煤层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储层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横向合作项目165项;科研经费近年来呈跳跃式增长;许多项目获得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评价,先后有2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900多篇,其中,进入SCI、EI及ISIP三大检索系的论文150多篇。

产学研基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能源学院与多个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具有多层次结构特点的产学研基地。依托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和相关院所(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油田、中石油研究院廊坊分院),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先后建成了3个多层次(博士、硕士生、工程硕士和本科)、多功能(本科教学实习、研究生论文、工程硕士办学点和教师科研)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我院完成的《建设多层次结构的产学研基地,探索校企互动机制的实践教学模式》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我院与胜利油田联合建设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胜利油田产学研基地”获得北京市级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与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共建“页岩气研究基地”。

实验教学:

能源学院有较好的实验设施和实验教学条件,能源实验中心有7个实验室:能源基础室、有机地球化学室、沉积岩石学实验室、油层物理实验室、数值模拟实验室、油气田开发实验室、能源信息分析室。实验室拥有比较完整与配套、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颇有研究价值的实验标本,除了支撑本科教学、研究生论文外,还可为相关科研课题提供服务,2009年,能源实验教学中心获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建设:

根据学科发展和生产实践需要,结合学院教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不断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长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2004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选为学校工科基地特别建设;2005年,石油工程专业被评为我校品牌专业。 2008年,我院2个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级专业建设点,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石油工程专业被评为第二类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石油工程专业获批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反映了能源学院师资队伍水平、产学研基地建设和科研促进教学的办学水平。能源学院将把三个专业建成21世纪高等地质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试验基地和成果基地。

课程与教材建设:

能源学院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2005年,我院有4本教材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2010年,获批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2位北京市教学名师。

就业率:

2002年就业率100%,2003年就业率96%,2004年就业率100%,2005年就业率96.4%,2006年就业率98.7%,2007年就业率93.86%,2008年就业率98.24%,2009年就业率98.57%,2010年就业率95%,都居学校之首,2011年就业率90.62%,居学校第二位。